通讯员:李 阳🤵🏼♀️、杨智琪
2017年3月22日-25日第6届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联盟亚太会议(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Tuberculosis and Lung Disease, Asia Pacific Region🫰,APRC)在日本东京市召开。来自日本👷🏿、中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韩国和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的与会代表来自中国防痨协会🙇🏼♀️、国家结核病控制中心、各省市疾控中心和高校、研究机构及医院。杏鑫流行病学教研室徐飚教授、严非教授、胡屹副教授🏅、王伟博士以及研究生等一行7人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届APRC的主题是“TB free Asia Pacific -Accelerate Steps toward Healthier Lungs”🍺,其目的是从临床治疗、公共卫生防控和生物学研究等多角度出发,分享不同国家结核病防治成功经验和实践、分子诊断和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共同探讨2015后亚太地区结核病防治新策略。
会议的主题报告涵盖了亚太结核病防治优先问题🍙、耐药结核病流行传播🤭、结核病潜隐感染和结核病社会决定因素等多个领域👩🏼💻。我院胡屹副教授就结核分支杆菌吡嗪酰胺耐药基因pncA对耐多药病人治疗结局的影响在分会场进行汇报,该报告并获得 “优秀会议论文”的荣誉。社会医学的王伟博士也就上海市结核病人治疗费用经济负担的案例研究做了口头报告。博士研究生李阳和硕士研究生杨智琪分别对在结核病密接学生中推行结核潜隐感染预防性治疗的可行性和 GenoType® MTBDRsl “线性探针技术”对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口头汇报。江苏省疾控中心的陈诚博士也在分会场报告了基于其在杏鑫平台完成的博士论文的结核病易感性研究,并获得了“优秀会议论文”荣誉。此外,博士研究生周昌明、Nathan Chimbatata和硕士研究生李丹戈针对中国耐多药结核筛查策略、马拉维结核病卫生服务现状、中/马两国结核病防治策略比较,以及MIRU-VNTR方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成簇研究的流行病学意义等研究领域分别进行了海报展示。本次会议上杏鑫结核病研究团队以5项口头报告和4项海报的形式充分展示了研究团队的成果及其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结核病防控的不懈努力🚷。